乌审好人小传——记乌兰陶勒盖镇胜利村村主任王文秀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30
【事迹导读】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王文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从毛头小子到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为群众工作付出了57年的辛苦和汗水。在当选村委主任的30多年里,他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自1993年成立以来,胜利村养猪协会已有20多年的发展,2012年村民的人均收入达11150元,村集体收入达20万元。今年,又带领村民修了35公里的9条通村土路,新建了十座桥,挖了12公里的溢洪道、砌筑了3公里水泥渠道,招商引进全国第二家大药厂。
【人物简介】
王文秀,男,汉族,生于1944年7月,系内蒙古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胜利村村民,今年已是69岁高龄,现任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胜利村村长,1980年参加工作,200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黄陶勒盖公社胜利村会计、赤脚医生,民办教师。2001年至2005连续5年被评为乌兰陶勒盖镇黄陶勒盖乡党政先进工作者,2006年至2008年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还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优秀嘎查村干部,2011年被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全旗优秀共产党员。
奉献青春 坚守岗位50年 从不言弃
说到王文秀,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干了57年群众工作,担任胜利村的村长长达30多年。 很多人都说,王文秀要不是在一个小乡村里工作,他一定是一个能干一番大事业的人,没准现在已经去了旗里,市里担任重要职务了。他对工作的认真劲儿,让许多年轻人都羞愧,不管是小矛盾还是大纠纷他都记录在案,翻开他做的会议记录和笔记,你会看到胜利村的一个发展的全部过程。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村。在担任村主任的30多年以来,他从一个毛头小子到白发齐鬓的老人,为群众的事业付出了他的青春和汗水。
2006年,嘎查村两委换届,王文秀因年龄原因未能进入候选名单,然而在选举时王文秀却以617票的绝对高票再次当选村长,当时全村仅有644人。群众对他的爱戴与信任,换来了他更加热情的工作态度。和更加辛勤的努力。
他始终坚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才是硬道理。69岁的年纪,算是可以“享清福”的年纪了,但是王文秀的脚步却从未停歇,思想开朗乐观的他,觉得自己依然年轻。 在村委工作期间一直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近年以来在王文秀的带领下村里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如今胜利村养殖业已颇具规模,年均出栏各类牲畜达17000余头(只),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村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家家户户都进行旧房改造,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 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1150元。在发展全村经济的同时,他带领群众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拿出村500亩集体土地,用来招商引资,还以靠河口水库的独特资源,招商引资发展养殖业,引进养鸭场一家。利用集体130亩制砖泥资源,出租给承包商办砖厂,出租河口水库的水面获得收益。2012年村集体收入达20万元。
对于发展胜利村他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他说经济发展需要年轻人,年轻人有发展前途,需要引导,鼓励,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那些老人的生活状态,只有面面俱到,同时兼顾才能算是真正的为群众做贡献。2013年胜利村因为旧的活动阵地年久失修成为危房,为了改善基础设施,他四处奔走,筹措资金,终于在2013年9月开始了新建村委会的工作,对于新的活动阵地建设他更是提出了一个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建设性的意见,他决定在新建村委会的同时修建老年福利院。解决村里年轻人外出发展打工的后顾之忧,将农村的留守老人接到福利院统一管理。福利院建成后周围十里八乡的留守老人都将有一个老有所乐的容身之所。这一想法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政府的肯定,现在王文秀正在为实现他的这一想法辛勤努力中。
虽然已年过花甲,但他的斗志却一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更加精神正是这样一个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发挥余热,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道德点评】
他情系乡里、心怀乡亲,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全部热忱,把一切奉献给了胜利村的各项事业,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每个乡村工作者的榜样,榜样的力量在于他心系天下的责任意识。他30年如一日,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百姓的追求当做自己工作的动力,兢兢业业、从未放弃、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带领家乡人民共建和谐美丽村庄,以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广大村民的的尊敬和认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模范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