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嘎鲁图镇:因地制宜求发展
作者:贠建霞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11
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这是一片勃发着生机和活力的神奇土地。神秘的毛乌素沙漠腹地孕育了充满希望的和谐嘎鲁图。
七月的嘎鲁图花团锦簇,草肥水美。无数花朵在阳光下飘香怒放,霓虹闪烁绿化滴翠莺歌燕舞扮靓着街巷广场,城乡互联结对帮扶共同谱写着幸福曲。
嘎鲁图镇是乌审旗政府所在地,素有大雁的故乡之美称。是乌审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2309.4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人,下辖12个嘎查(村)、6个社区居委会,是一个以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全旗唯一一个农区、牧区、社区“三区共存”的城镇。受全国经济下行形势的影响,嘎鲁图镇也不可避免的遭遇了经济寒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全镇上下并没有灰心懈怠,全镇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即将迎来温暖的春天,开启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新的征程。
找准目标,围绕中心抓党建。2013年,嘎鲁图镇党委按照“改革创新、体现特色、注意实效”的基本要求,结合“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扎实开展“3+1”城乡企互助共建活动和“六个一”研判、星级化管理、个性化创建工作,结合该镇实际,开展“三三为民”(即三问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百惠民:组织一百多名干部,深入基层一百多天,为农牧民和社区居民解决一百多件实事;三无亲民:体察民情事无巨细,帮民解困责无旁贷,系情于民心无间隙)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推进富民强镇,走出了一条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和谐的基层党建新路子。广大干部的作风切实得到转变,积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解决了一批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办理了一批惠及民生的实事好事,化解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进一步促进了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在一线锻炼、业绩在一线体现、形象在一线树立的“多蓝行动”的开展。截至目前,嘎鲁图镇干部走访群众6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余份,改造低压线路12公里、铺设高压线路56公里,更换和增容变压器10台、新增变压器9台。完成了木都柴达木村4.5公里和斯布扣嘎查800米连接村委水泥路的路基建设工程,呼和淖尔嘎查13.8公里三级油路和5.3公里四级油路正在施工中,通往高正呼日胡敖包4.6公里四级油路已进入招标程序,乌嘎一级公路另一半幅路面正在加紧施工,预计9月份建成通车。主动对接“3+1”互助共建单位和市“三到”服务单位,现已落实办理实事96件,帮扶资金30.88万元以及部分生活物资。积极争取市“三到”服务单位落实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8.7万元,争取实施重大项目9件。为嘎查村和社区拨付运转经费24万元,完成布寨嘎查和巴音柴木村活动阵地扩建部分装修,改扩建呼和淖、呼和陶勒盖嘎查活动阵地进,维修神水台村活动阵地,规划建设巴音温都尔嘎查活动阵地。
抢抓机遇,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纷纷上马。由于该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农区、牧区、社区三区共存的特殊情况,工业经济一直是制约该镇发展的短板。近年来,该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五大工业项目纷纷落户该镇。2009年,总投资98.2亿元的鄂尔多斯集团乌审旗清洁能源化工项目在该镇落户,规划建设1500万吨/年矿井、1500万吨/年选煤、1500万吨/年煤炭物流集疏运、480万吨/年绿色喷吹料、20万吨/年粉煤流态化、80万吨/年煤焦油轻质化、3.2万吨/年精酚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装备水平先进、节能环保的大型煤炭深加工化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25.4亿元,实现利税54.7亿元。2011年,总投资80亿元的营盘壕煤矿选址该镇斯布扣嘎查和沙沙滩村交界,该煤矿是兖矿集团在鄂尔多斯市落地的第一个化工项目年产180万吨甲醇转烯烃的配套项目。井田面积80.14km,井田地质资源/储量21.7亿吨,设计可采储量12.4亿吨,煤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工业场地内共布置3个井筒及配套规模洗煤厂,设计生产能力1200万吨/年。该矿井已经列入国家煤炭发展“十二五”规划。该镇以此为契机,在斯布扣嘎查规划建设手工业园区,带动文化旅游服务等三产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同年6月,北京与深圳燃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南北方两大国有控股企业强强联手,共同投资成立的乌审旗京鹏天然气有限公司在该镇落地生根,随即,总投资2亿元的“京鹏天然气有限公司30万立方米城市燃气应急调峰LNG项目”开工仪式在乌审旗嘎鲁图镇塔拉音乌素街的施工现场隆重举行。 投产后既可为嘎鲁图镇的城市燃气提供应急调峰气源和销售部分液化天然气,同时还可成为北京LNG汽车供应提供又一应急气源保障,是北京燃气继投资参与上游气源陕京系统建设后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2013年,将实现利税1亿元以上。 2013年,总投资81亿元的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场第五净化厂和总投资51亿元的第三采气场第六处理厂相继在该镇神水台村开工建设。今年,该镇牢牢把握“工业项目突破年”机遇,抢抓工业项目实施,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创造厚实的经济基础。
文化铸魂,民间文化产品遍地开花。该镇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灿烂的民族文化,是“独贵龙”运动的策源地,是民族英雄席尼喇嘛的故乡,敖包文化、马背文化、鄂尔多斯歌舞独树一帜,该镇以“文化铸魂”工程为抓手,以建设“民族文化强镇”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强镇工程,“文化独贵龙”和民族文化发展空前繁荣。一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该镇大力加强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推进文化项目建设,文化活动阵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图书阅览室在全镇18个嘎查村、社区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推进城镇“十分钟文化圈”、农村“两公里文化圈”、牧区“十公里文化圈”建设,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截至目前,在全镇18个嘎查村、社区组建民间文艺团体13个,马协会2个,组织文体活动、开展送文艺演出、电影等文化产品下乡近30场次,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文化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点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其中,南丁萨拉乌素文化独贵龙赴台湾参加“激情梦想·两岸同行”中老年艺术节并荣获金奖。二是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该镇采用比赛、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每年一届的“嘎鲁图”诗歌比赛已经走过19个年头,极大的激发了乌审旗及相邻旗区的民间诗歌爱好者的参与积极性,更好的促进了民间诗歌的保护、传承与再生。同时,民间刺绣、民间根雕、民间手工艺制作收到广大农牧民的极大欢迎,并得到了积极推广。三是加大文化遗产保护。该镇有17项非物质文化被分别列入旗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9人。2010年10月25日,《锡尼喇嘛在内蒙古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学术研讨会及《锡尼喇嘛》一书的首发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文明和谐城镇建设。该镇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先行先试,统筹谋划,开拓创新,破解管理难题,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立足镇情,整合资源,实施“项目化推进、工程化管理、实体化运作”工作机制,切实保障社会大局稳定,走出一条具有该镇特色的创新社会管理之路。2011年,该镇以呼热胡社区为试点的“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取得成功。该镇及时总结经验,继续完善服务措施,转变社会服务管理方式,进一步规范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定位网格化管理内容、功能和路径,在全镇全面推开。成立了镇、村(嘎查、社区)级、片三级网格,工作人员全部下沉网格,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包片的“三定一包”责任制,从而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同时,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发挥好群众工作网络、服务管理网格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作用,继续推行领导信访接待日、干部下访和重点案件包案制度,建立信访责任追究制,着力解决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讼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结合“3+1”互助共建活动、“六个一”研判、和镇“三三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排查化解。在面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矛盾纠纷处理缺乏刚性政策依据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充分尊重民意,让大家来想办法、定方案,并充分尊重当事人处理矛盾纠纷形式的自由选择权,有效维护了老百姓的正当权利,促进了社会和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