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的“绿色经济”转型梦——新华社记者专访乌审旗委书记吉日嘎拉图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27
地处内蒙古最南端毛乌素沙地腹部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植被覆盖率却高达80%以上。乌审旗始终立足“绿色乌审”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自然条件不佳、产业单一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乌审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5亿元,同比增长10.1%。这一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得益于乌审旗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绿色工业,力图逐步转变由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乌审”未来将如何发展?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寻找平衡?如何度过转型的阵痛期?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专访了乌审旗委书记吉日嘎拉图。
新华社记者专访乌审旗委书记
“乌审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又可以说是陶人心醉的地方,这片土地,深深地打动了我。你们应该多看看乌审旗,一定想象不到深处沙漠腹地的乌审也能这样绿意盎然。”刚一见面,吉日嘎拉图书记便畅谈他对“绿色乌审”这一发展理念的自豪与热爱。
“绿色乌审”来之不易
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位于蒙、陕、宁的“金三角”地带。
“建设绿色乌审,绝不把污染留给子孙后代。”——2016年7月29日,乌审旗委书记吉日嘎拉图在中共乌审旗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向全旗人民作出了庄严的承诺。他说,乌审旗作为沙漠中的绿洲,从原本的气候干燥,常年的漫天黄沙变为现在绿油油的草原美景,在环境保护方面堪称奇迹。
保护生态环境对乌审旗人来说意义重大。上世纪60年代起,乌审旗土地沙化逐年加剧,强度沙化面积70年代中期达到540万亩,到80年代初扩张到70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经济发展使得乌审旗一度成为国家级贫困县。
严酷的现实逼迫乌审旗10万名各族干部群众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脚下的每一寸不毛之地。截至到2015年底,乌审旗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2.8%,植被覆盖度稳定在80%以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乌审旗人永远怀揣着绿色的浪漫,因为这是乌审旗几代人为之努力的结果。
守卫绿色、保护生态,不容任何人、任何项目破坏乌审旗已有的绿色氛围,乌审旗正以接连不断的大手笔向世人践行这个真理。
吉日嘎拉图书记说,我们要减少污染,现在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这种三高企业我们不会引进来,并且要提高招商引资的门槛,这样才能把绿色乌审保护好。
发展“绿色经济”是未来方向
乌审旗拥有丰富的的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已探明煤炭储量520亿吨,远景储量1800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1.2万亿立方米,远景储量是3.6万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乌审旗实施“工业强旗”战略,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5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家,总产值700亿元以上,化肥、烯烃等一批“乌审出产”远销海内外,工业经济跨入鄂尔多斯市第一方阵。
但是,无论是来自宏观经济的外部压力,还是产业单一、环境受限的自身压力,都迫使乌审旗必须重新审视未来的发展方向。
吉日嘎拉图表示,乌审旗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工业,而受环境容量和水指标两个因素限制,乌审旗工业经济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一方面是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需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工业占乌审旗经济总量的77%,主要财政收入也来源于工业。因此,须加快工业转型,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为此乌审旗提出打造绿色工业,引用高新技术降低对污染物排放。
2011年投产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化肥项目——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位于乌审旗图克镇工业园区,中煤化肥利用水处理设备,让煤变尿素过程中的用水全部来源于循环水,保证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减轻环境负担。
2016年4月15日,世界单体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投料开车,开车一次成功,不到24小时产出合格产品。这标志着乌审旗化工产业在产品升级换代,高端化、高附加值化以及生产加工能力等方面有了跨越式的提升。
引用高科技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跟本上解决了工业的重污染问题。吉日嘎拉图表示,金山银山我们要,绿水青山我们还要,应该两条腿走路,现在正是转型发展时期,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事。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的发展思路,乌审旗未来将围绕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一方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引进新型技术和材料,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另一方面,将立足比较优势,加快转型发展,全力构建“两大主导产业、两大特色产业、三大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体系,把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确定为乌审旗的两大主导产业,有效利用天然资源,进入“煤气鼎力”的新时代,天然气和煤炭统筹兼顾。把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业确定为乌审旗的两大特色产业,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业确定为乌审旗的三大新兴产业,全力以赴加快建设,打造绿色的经济发展方式。
到2020年,乌审旗将煤炭就地转化利用率提高到60%,精细化工产能突破500万吨;常规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产能分别突破300亿立方米和200亿立方米,洁净煤和热解煤产能突破5000万吨,带动全旗经济总量扩张、产业转型升级、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在工业实现转型的同时,吉日嘎拉图书记仍然在考虑乌审旗转型的问题:“以工业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需要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绿色生态”是文化旅游的契机
“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应该调整,这么优美的来之不易的绿色环境,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发展第三产业?”吉日嘎拉图说,把我们的生态充分利用好,把我们的河套人文化,包括乌审旗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给全国乃至世界人民。乌审旗是中国天然气之乡,也是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有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的称号。
据吉日嘎拉图介绍,乌审旗的察罕苏力德那达慕大会和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8年。集会把文化人集中起来,通过比赛,演绎乌审旗的文化。通过这样一个文化品牌,把游客吸引过来,把农家乐、牧家乐等三产全都带动起来。下一步,我们将精耕乌审旗的特色旅游产品,通过带动整个产业链,真正给老百姓带来收益。
吉日嘎拉图表示,发展第三产业,能够拓宽百姓增收的渠道和方式。他表示政府将承担好整合资源、主导搭台的角色,为市场唱戏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乌审旗,满眼的绿色让人陶醉,这也成为他们打造绿色旅游产业的基础。传统的沙漠游是乌审旗曾经的优势旅游项目,现在草原绿色生态旅游又成为了乌审旗旅游产业的一个支柱。
乌审旗依托草原、沙漠两大天然美景,重点推出了体验式旅游,包括牧家乐,农家乐,渔家乐等。除此之外,独特的民族文化将旅游产业发展与历史结合起来,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特色。九盟集团投资建设的察罕苏力德生态旅游区,以供奉、祭祀、餐饮、住宿等为核心,力图打造一个以体验原生态游牧文化生活为特色的旅游景点。
“我们把各个景点的线路,串联起来打造好,各个节点上,公共服务功能要完善。”吉日嘎拉图说,现在鄂尔多斯的环境变得更好、更美了。作为有山有水有树有沙漠又有文化的地方,我们乌审旗一定要为鄂尔多斯的整体旅游增色。
吉日嘎拉图说,“下一步,要精耕乌审旗的特色旅游产品,带动整个产业链,真正给老百姓带来收益。我愿意成为乌审旗旅游形象的代言人。”